本车型设定的座椅前后位置和靠背角状态:
座椅前后设计位置:座椅最后位置向前滑动50mm。
靠背设计角度状态:即座椅上放置假人后,假人躯干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本车型靠背设计角度为25°。
只有正确使用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才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车辆行驶前,我们建议您:
正确调节座椅位置,确保座椅及靠背锁止在所需位置,请勿使座椅靠背过度倾斜。
驾驶员身体与方向盘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尽量将方向盘向下倾斜,使方向盘中心的气囊正对胸部。
调整至正确坐姿,尽量坐直、背靠座椅靠背。
正确佩戴安全带(参见“ 佩戴安全带”)。
![]() |
正确坐姿
禁止乘客在车辆行驶时站立或在座椅间移动,以免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存在伤亡风险。 禁止乘客坐在折叠的座椅靠背上、行李箱中或货物上。 切勿在乘客未坐好之前驾驶车辆。 切勿在座椅上放置重量不均匀的物品或锋利的东西(针、钉等)。 切勿改装或更换带侧气囊的座椅和座椅面套,以免妨碍侧气囊系统正常激活,或导致意外张开,此时存在伤害风险。 在车辆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坐姿不当或没有系好座椅安全带,存在伤害风险。 |
![]() |
正确坐姿-2
禁止在车辆行驶中调节座椅,以免人员伤害。 切勿在座椅下面放置物品,以免影响座椅功能。 |
![]() |
正确坐姿
切勿在座椅表面增加衬垫。以免影响座椅SBR(安全带提醒装置)正常工作。 |
座椅位置调节:
握住调节杆①中部向上拉,身体轻靠座椅,将座椅滑动至所需位置,松开调节杆。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
身体轻靠座椅靠背并将靠背角度调节手柄②向上拉,然后身体向后靠使靠背调到所需的角度,松开调节手柄。
座椅位置、高度调节※:
拨动控制开关①,调节座椅前后、高度位置。
座椅靠背角度调节:
拨动控制开关②,调节座椅靠背角度。
腰托调节※:
调节按钮③前端,腰部支撑向前凸起;调节后端,腰部支撑向后运动。调节按钮3上端,腰部支撑向上凸起;调节下端,腰部支撑向下运动。
坐垫倾角调节※:
拨动控制开关①前端,调节座椅坐垫倾角。
驾驶员及副驾驶员座椅加热功能可通过多媒体显示屏【车辆设置】-【空调】-【舒适座椅】界面开启或关闭。
点击1次加热开关,三格指示灯点亮,座椅加热功能处于“高档”工作模式;
点击2次加热开关,两格指示灯点亮,座椅加热功能处于“中档”工作模式;
点击3次加热开关,一格指示灯点亮,座椅加热功能处于“低档”工作模式;
点击4次加热开关,指示灯熄灭,关闭加热功能。主驾和副驾可同时开启加热模式,也可单独开启加热模式。
座椅加热功能也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开启,注册和开通参见“ 车联网服务开通”。
![]() |
座椅加热
使用座椅加热功能时存在过热或灼伤的可能性,应保持高度谨慎。尤其是长时间使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节加热开关,特别是以下乘员须格外注意:
|
![]() |
座椅加热
使用加热功能时,不要在座椅上铺毯子、垫子或其它隔热物品。 |
主驾及副驾座椅通风功能可通过多媒体显示屏【车辆设置】-【空调】-【舒适座椅】界面开启或关闭。
点击1次通风开关,三格指示灯点亮,座椅通风功能处于“高档”工作模式
点击2次通风开关,两格指示灯点亮,座椅通风功能处于“中档”工作模式
点击3次通风开关,一格指示灯点亮,座椅通风功能处于“低档”工作模式
点击4次通风开关,指示灯熄灭,关闭通风功能。主驾和副驾可同时开启通风模式,也可单独开启通风模式。
座椅通风和加热不能同时运行,当开启座椅加热时,如座椅通风已开启,座椅通风停止;当开启座椅通风时,如座椅加热已开启,座椅加热停止。
座椅通风功能也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开启,注册和开通参见“ 车联网服务开通”。
![]() |
座椅通风
使用通风功能时,不要在座椅上铺毯子、垫子或其它非透风物品,以免影响通风效果。 |
抬高:竖直上抬。
降低:按住按钮①/②/③的同时向下按头枕。
取下:按住按钮①/②/③向上抬头枕直至取下。
![]() |
头枕调节
禁止在车辆行驶时调节头枕。 切勿在座椅靠背上使用衬垫。 切勿驾驶未装有头枕的车辆。 |
向上提拉座椅靠背解锁手柄,调节靠背到所需的角度(共两档),松开解锁手柄。
![]() |
后排座椅调节
有乘员坐在后排座椅中间位置时,应调整四、六分座椅靠背至相同角度。 |
向上提拉靠背解锁手柄使靠背解锁并向前翻转,即放倒靠背实现空间扩展。
放下后排座椅中间扶手以便使用。
![]() |
后排座椅运用
为减少伤害,不使用扶手时应始终保持其关闭。 |
按钮可以为每个记忆按钮分配驾驶员座椅和车外后视镜的位置。
存储行驶时驾驶员座椅和外后视镜位置:
启动车辆,挡位至于P挡(驻车);
将座椅及后视镜调整到合适位置;
按压
至鸣叫一声;
仪表界面提示在3 s内按压所需
或
,至再次鸣叫一声,仪表界面文字提示记忆位置存储成功。
存储倒车时车外后视镜位置(后视镜倒车辅助功能):
启动车辆,挂入R挡(倒车);
调整外后视镜至合适位置;
挂入“任意”挡,自动存储倒车时的车外后视镜位置。
后视镜倒车辅助功能可通过多媒体显示屏【车辆设置】-【车身】界面开启或关闭。
调取驾驶员座椅和车外后视镜记忆位置:
车辆启动,挡位置于P挡,按压
或
,座椅及后视镜自动调节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车辆启动时,挡位挂入R挡,后视镜自动调节至存储位置。
车辆未启动时,直接按压
或
,座椅及后视镜自动调节到对应的存储位置。
若出现记忆功能故障,可先尝试通过对驾驶员座椅进行学习解决;在整车软件更新或者整车长时间断电的情况下,座椅记忆功能有可能出现丢失的情况,通过驾驶员座椅学习可解决;操作方法:①、驾驶员座椅共8个方向调节,分别为:主驾座椅向前、向后、升高、降低、坐垫倾角抬高、坐垫倾角降低、靠背向前、靠背向后,8个调节方向的学习方法一致;②、以驾驶员座椅向前调节为例,具体操作方法: a.整车处于发动机启动或整车电源“ON”档状态;b.持续拨动驾驶员座椅向前调节开关不放,至座椅停止运动为止,松开开关,持续拨动驾驶员座椅向前调节开关不放,座椅再一次停止运动后保持3秒,此时,座椅内部控制器会发出“咔嗒”一声,标志向前方向学习成功,再松开开关即可;③、参照以上方法,通过向后拨动前后调节开关、向上/向下拨动高度调节开关、向上/向下拨动座垫倾角调节开关、向前/向后拨动靠背角度调节开关,完成剩下7个方向的学习。④、8个方向全部学习完成后,检查记忆功能是否恢复正常;若故障仍无法解除,请联系当地经销商进行维修。
整个学习过程需要注意:①、在学习某一个方向过程中,不可同时调节其他方向的调节开关;②、若某个方向学习过程中出现座椅停止运动,需先松开调节开关,再持续拨动开关,让座椅继续在这个方向上运动到极限位置,该操作可以重复多次;③、若担心未学习成功,可按照上述学习方法重复多次操作。
座椅舒适性进出功能可通过多媒体显示屏【车辆设置】-【车身】界面开启或关闭。
礼让功能:整车电源由ON 挡变为OFF挡,车门由关到开,驾驶员座椅自动回退50 mm, 如向后回退的空间小于50 mm时则后退到最后位置。
迎宾功能:驾驶员侧车门由开到关,电源由OFF档到ON挡时,如果用户中心未绑定钥匙解锁联(用户在用钥匙解锁上车后,用户中心有账户登录时,会弹出提示是否绑定该钥匙与账户),且处于非远程启动状态,驾驶侧座椅自动调整到上一次熄火时的记忆位置。
如果用户中心中账户与钥匙已进行关联,则在驾驶员侧车门由开到关,电源档位由OFF挡到ON挡时,驾侧座椅自动调整至相应用户的
记忆位置。
座椅在礼让进出过程中操作任意调节开关或记忆开关,将中断调用并响应新的调节动作。
座椅在礼让进出过程中,发动机启动时座椅停止运动,待启动成功后,座椅继续调整到存储位置。
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会产生巨大惯性作用力,安全带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有效的防止驾乘人员与车内部件的碰撞并吸收大量动能,降低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正确佩戴安全带也是安全气囊发挥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
驾乘人员在未正确佩戴安全带或非正常的乘坐姿势时,气囊展开瞬间产生的巨大能量,可能会导致车内乘员的头部和颈部等较为脆弱的部位受伤害。
为了最大化安全带的保护功能,在车辆行驶前我们建议您:
正确佩戴安全带;
调整座椅,确保正确坐姿。
![]() |
安全带概述
定期对安全带各部件进行检查,更换有损坏或不能工作的安全带。 一条安全带仅适用于一个乘员。 发生事故后,使用过并且拉伸变形的安全带必须更换。 禁止以任何一种方式和形式改动或私自拆卸安全带。如需维修更换,请联系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 |
![]() |
安全带概述
安全带佩戴时不可以被夹紧扭曲。 安全带佩戴时不可以接触尖锐或者易碎的物品。 过于宽松的衣服(例如男便装外的大衣)会妨碍安全带的功能。 安全带必须保持清洁,脏污的安全带会妨碍安全带自动回收装置的功能。 锁扣不可以被纸或类似的东西挡住,否则锁舌与锁扣不能正确的啮合。 |
仪表上的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及前排乘客均应佩戴安全带: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指示灯会点亮。
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和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指示灯也会点亮,并同时发出警告音。
此时如果你仍不系安全带,大约5 min后,警告音将关闭,提示灯常亮。
![]() |
安全带未系提醒
安全带提示器不符合上述逻辑表明装置存在故障,请联系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 |
仪表板上的后排安全带指示灯提醒后排乘员应佩戴安全带。
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后排安全带指示灯会点亮。
车辆行驶过程中,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指示灯也会点亮,并同时发出警告音。
此时如果后排乘客仍不系安全带,大约5 min后,警告音将关闭,提示灯常亮。
后排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屏【车辆设置】-【车身】-【后排安全带未系提醒】设置成关闭状态,当后排座椅有人员乘坐时,建议后排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保持开启状态。
![]() |
安全带未系提醒
安全带提示器不符合上述逻辑表明装置存在故障,请联系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 |
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在胯部并尽可能低,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应斜挂胸前,不要放在胳膊下面。
佩戴
拉动安全带锁舌,平滑拉出安全带;
将肩带绕过肩部,腰带绕过胯部;
将锁舌对准安全带锁扣插入,听到“咔哒”声,表明安全带已扣好。
解锁
按下锁扣上红色按钮。
儿童佩戴安全带
本车型配置的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建议12岁及以下儿童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定的儿童约束装置(参见“ 正确的儿童座位”)。
如果儿童已经大到无法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就应该始终乘坐在后排座椅上并使用有效的安全带装置。
孕妇佩戴安全带
将腰带舒适的横过胯部。
将肩带从胸部上方经胸部中间到怀孕者腹部的侧面。
![]() |
孕妇佩戴安全带
为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安全,请正确使用安全带。 佩戴前应首先向医生咨询相关注意事项。 |
伤员佩戴安全带
请遵医嘱,建议根据实际状态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限力功能
前排安全带卷收器具备限力功能。
车辆前方发生足够强度的正面碰撞时,胸部织带上的拉力超过设定值,卷收器释放一定长度的织带以减少织带对乘员胸部的挤压伤害。
安全带预拉紧装置※
前排安全带设有预拉紧装置,即使前排座位没有坐人,该装置仍会工作。
车辆前方发生足够强度的正面碰撞时,预拉紧装置启动,安全带织带自动回收。
确保安全带紧固前排乘客的身体,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
安全带预拉紧装置工作时,可能发出很大的工作响声,并且可能产生烟雾灰尘,这是正常操作状态,没有毒害,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呼吸不畅,应保持空气流通并彻底清洗暴露在外的皮肤。
![]() |
前排安全带
预拉紧装置引爆后或车辆使用十年后,必须前往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更换安全带。 预拉紧装置的任何维修或检测建议由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进行。 禁止私自改装或取消安全气囊系统、敲击气囊控制器和传感器、损伤气囊的控制线路,这可能会导致预拉紧装置突然工作或失去作用。 禁止私自改装、取下、敲击或打开预拉紧装置组件或拆掉、损坏接线,这可能会导致预拉紧装置突然工作或失去作用。 |
按住高度调节器按钮可以上下调节安全带上固定点,自高而下有三个挡位,可以根据坐高、座椅位置、姿态等调节到更舒适的位置。
![]() |
上固定点调节
禁止驾驶员在车辆行驶中调整安全带。 |
后排安全带为三点式安全带,安全带锁扣立于座椅坐垫靠近靠背处,使用时需将锁扣头部从坐垫中旋转拉出约30°。后排左侧安全带具有限力功能和预拉紧装置。
后排左侧安全带设有预拉紧装置,即使后排左侧座位没有坐人,该装置仍然会工作。
车辆前方发生足够强度的正面碰撞时,预拉紧装置启动,安全带织带自动回收,确保安全带紧固前排乘客的身体,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
安全带预拉紧装置工作时,可能发出很大的工作响声,并且可能产生烟雾灰尘,这是正常操作状态,没有毒害,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呼吸不畅,应保持空气流通并彻底清洗暴露在外的皮肤。
![]() |
安全带预拉紧装置
预拉紧装置引爆后或车辆使用十年后,必须前往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更换安全带。 预拉紧装置的任何维修或检测建议由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进行。 禁止私自改装或取消安全气囊系统、敲击气囊控制器和传感器、损伤气囊的控制线路,这可能会导致预拉紧装置突然工作或失去作用。 禁止私自改装、取下、敲击或打开预拉紧装置组件或拆掉、损坏接线,这可能会导致预拉紧装置突然工作或失去作用。 |
安全气囊(AIR BAG)属于辅助约束系统(SRS)的一部分。
安全气囊系统仅是安全带的补充保护装置,不能代替安全带。任何时候行车都必须系好安全带,调整座椅位置,保持正确坐姿(参见“ 正确坐姿”)。
当汽车发生严重碰撞时,安全气囊在驾乘人员和内饰件之间展开形成缓冲气袋,减少驾乘人员受到的伤害。
![]() |
安全气囊概述-1
安全气囊是专为您的车型匹配标定的,不能随意更换,否则会导致系统失灵。 气囊展开或车辆投入使用10年后,必须对全车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更换,以确保该系统正常工作。 禁止私自拆卸、改动、破坏安全气囊及相关的组件,这些操作可能导致安全气囊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无法为驾驶员和乘员提供预期的保护,并可能在发生事故时失效或意外启用,从而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安全气囊系统故障时,请联系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检修,请勿私自进行检修,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
![]() |
安全气囊概述-2
整车在安装安全气囊的地方均有气囊标识,请勿在安全气囊区域放置或粘贴任何物品。 在人体与气囊之间不允许有其他人员、宠物或物品。 驾驶时不要抽烟(气囊展开时有烫伤的危险)。 12岁及以下的儿童要坐在车的后排座椅上,并且使用儿童安全约束装置。 |
安全气囊仅在整车电源处于ON 挡时工作(如有必要能展开)。
安全气囊指示灯必须处于正常状态(参见“ 安全气囊指示灯”);
气囊是否展开与车辆本身的损伤程度并没有必然联系,且安全气囊并非以发生碰撞事故作为展开条件。即安全气囊并非在所有碰撞情况下都能展开,它依据一系列因素展开,这些因素不仅限于:撞击时车速、碰撞角度、车辆在碰撞中所产生的整体减速度等。
如果车辆碰撞到能够吸收冲击力的可变形物体或移动物体时(如护栏、树木等),气囊展开所需要的车速比碰撞固定不变形物体时有所增加。
如果驾驶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事先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车辆在碰撞瞬间碰撞强度有可能低于气囊工作标准,从而导致气囊不工作。
在单车连续性事故中,安全气囊只在车辆第一次达到起爆条件时才展开。车辆发生连续碰撞时,在较轻事故时(①)气囊可能因碰撞程度较轻微或强度不够而不会展开,而在后续再次发生强烈撞击时(②),气囊可能因车辆撞击强度已达到气囊展开标准而工作。
![]() |
安全气囊工作简介
请务必保持安全气囊系统正常工作,如果安全气囊指示灯故障,请立即到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进行检修,否则可能导致碰撞事故中气囊不能展开,造成事故伤害。 车辆涉水或乘员舱浸水后应立即联系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检查安全气囊控制器,以免气囊控制器发生故障,最终导致安全气囊意外展开或不能展开,造成事故及人身伤害。 |
车辆发生碰撞,传感器感知冲击超过一定程度,发送给安全气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判断是否要展开;
安全气囊接收到控制装置的展开信号,气囊膨胀展开,在乘员和内饰件之间形成缓冲气袋;
安全气囊吸收碰撞能量,辅助座椅安全带保护乘员的头部等上身部位,降低乘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内气体迅速释放,缓解对乘客的冲击。
![]() |
安全气囊工作过程
气囊展开时会发出较大的声音,并释放出一些烟雾,这是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器引爆产生的,并非异常。 这些烟雾虽然无毒,但可能会造成呼吸不适,应立即打开车窗保持空气流通,并尽快清洗附着在眼睛及肌肤上的粉末。 安全气囊系统展开后,安全气囊的零部件会变得很热,应避免触摸这些地方或相应的零件,若接触到残留物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防止过敏。 气囊膨胀的速度非常快且展开力量很强,可能会造成某些伤害,这些伤害包括表面擦伤、碰伤和骨折等。 安全气囊是一次性使用产品,当发生碰撞,且安全气囊展开后,必须进行更换。 |
安全气囊指示灯颜色为红色。
整车电源处于ON挡时,安全气囊指示灯点亮约3~6 s后熄灭。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安全气囊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
A: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
B:副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
C:侧面安全气囊
D:侧面安全气帘
正面安全气囊警示标签在副驾驶席遮阳板的正反面上,请务必仔细阅读。
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安装在方向盘内,气囊装饰盖上有 “AIRBAG”标识,发生正面碰撞并达到展开条件时展开。
副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安装在手套箱上方的仪表板内,安全气囊的盖板上刻有 “AIR BAG”标识,发生正面碰撞并达到展开条件时展开。
![]() |
正面安全气囊
禁止在前排乘客座椅上安装反向儿童约束装置或乘坐身高低于150cm或者未满12周岁的儿童。气囊展开时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车辆行驶时,乘客要保持正确坐姿,不能将脚或腿倚在仪表板上。 请勿将副驾驶员安全气囊的盖板用作储物架。 请保持整个仪表板和挡风玻璃区域畅通无阻,不要使用防晒垫等涂层遮盖,也不要安装如导航或者手机等设备的支架、以及各类装饰摆件。 |
下列情况属于实验室标准碰撞实验工况。
在以下工况中,正面安全气囊会展开,但是实际碰撞中气囊是否展开必须依据实际碰撞发生时车辆整体所产生的减速度是否达到展开条件进行判定。
正面撞击不移动、不变形的水泥墙时,撞击瞬间速度达30km/h以上:
正面撞击不移动、不变形的水泥柱时,撞击瞬间速度达35km/h以上:
撞击与车辆行驶垂直方向偏角30度以内,不移动、不变形的水泥墙时,撞击瞬间速度达35km/h以上:
下列实际行车情况下,正面安全气囊可能会展开:
行驶过程中冲撞台阶、路肩或类似凸起障碍时:
行驶过程中从高处冲下,车身冲击地面时:
行驶过程中落入深坑或深沟时,或底盘主体部位受冲撞时:
在下列情况下,即使车辆碰撞速度较高,正面安全气囊可能不会展开,但是否展开必须依据实际碰撞发生时车辆整体所产生的减速度是否达到展开条件进行判定。
车与车发生正面或带有相对角度的碰撞时:
由于两车辆都可柔性变形,被撞车行进方向上受到的撞击减弱。
与卡车的后部追尾或侧面钻撞时:
卡车防护装置强度过低,且能柔性变形。
如果车辆撞击位置在发动机罩及以上区域,车辆主体撞击强度未达到安全气囊展开标准。
车与树木或类似树杆的圆柱相撞时:
被撞物可倾倒或折断,正面安全气囊可能不会展开。
车以较大斜角擦撞水泥墙或高速公路护栏时:
车被后车追尾,且车辆未受到前方或侧面的撞击时:
与同向车辆发生追尾时,且车辆未受到后方或侧面的撞击时:
当车辆发生侧向翻倒或朝天翻倒时:
发动机室或背门受到侧面撞击时:
车辆与栅栏等柔性物体相撞时:
侧面安全气囊的警示标签在前门槛处,请务必仔细阅读。
侧面安全气囊安装在座椅靠背内,座椅靠背侧面缝有 “AIRBAG”标识,发生侧面碰撞并达到展开条件时展开,在乘员和内饰件之间形成缓冲气袋为乘员胸部提供侧面保护。
![]() |
侧面安全气囊
请勿在带有侧面安全气囊的座椅上安装座椅护套、软垫,或私自更换座椅面料,这可能导致气囊无法正常展开或意外展开造成伤害! 不要在座椅靠背上悬挂例如大衣等的物品。 |
侧面安全气帘安装在车身侧围内饰板和顶衬内,B柱靠近顶衬的位置有 “AIRBAG ”的标识。发生侧面碰撞并达到展开条件时打开,在乘员和侧围之间形成缓冲气袋保护乘员头部。
![]() |
侧面安全气帘
禁止驾驶员及乘员将头或身体倚靠在车窗上的气帘/气帘触发区域。 不要在座椅靠背与车门之间放置任何物品。 |
下列情况属于实验室标准碰撞实验工况,在以下工况中侧面安全气囊会展开,实际是否展开必须依据碰撞发生时车辆整体所产生的减速度是否达到展开条件进行判定。
当车辆被其它自重980kg以上的车辆以直角方向侧面撞击时,撞击瞬间速度达25km/h以上:
当车辆以侧向平移方式撞击不移动、不变形,且直径大于254mm的水泥柱时,撞击瞬间速度达35km/h以上:
下列实际行车情况下,侧面安全气囊可能会展开:
行驶过程中冲撞台阶、路肩或类似凸起障碍时:
行驶过程中从高处冲下,车身冲击地面时:
行驶过程中落入深坑或深沟时,或底盘主体部位受冲撞时:
车与路阶相撞时:
在下列情况下,即使车辆碰撞速度较高,侧面安全气囊也可能不会展开,但是否展开必须依据实际碰撞发生时车辆整体所产生的减速度是否达到展开条件进行判定。
车辆前挡风玻璃以前、后挡风玻璃以后的部分受到侧面来车的撞击时:
车辆受到侧方带角度的撞击时:
车辆侧面侵入速度相对较慢。
当车辆发生侧向翻倒或朝天翻倒时:
车被摩托车等重量较轻的移动物从侧面撞击时:
碰撞能量较小。
车辆受到侧面较小截面的柱体撞击时:
未满12岁或身高低于150厘米的儿童只能乘坐在后排座椅上,并且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如果儿童体型较大不适合使用儿童约束装置且年龄在3岁以上,应使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予以保护。
不要让儿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留在车内,他们可能会:
打开车门,从而危及他人或其他道路使用者;
下车并扰乱交通,或造成自身伤害;
操作车辆设备,存在造成事故和受伤的风险。
另外,密闭的车辆可能会变得极热,导致儿童由于无法及时逃出车辆而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儿童还可能因为外人侵入车内而遭遇其它伤害。
![]() |
正确的儿童座位
切勿把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车辆行驶中,禁止怀抱或将婴幼儿抱坐在大腿上。 车辆行驶中,禁止乘客和婴幼儿或两个以上儿童使用同一条安全带。 不定时检查安全带,儿童的蠕动会使安全带偏离正确位置。 |
请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定的儿童约束装置。
在选择和购买合适的儿童约束装置时,应根据儿童的身高、年龄和体重等挑选合适的儿童约束装置。
请严格按照儿童约束装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安装和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不得在受正面安全气囊保护下的座位上使用后向儿童约束系统。
![]() |
儿童约束装置
儿童约束装置只能安装在后排外侧座椅上,严禁将儿童约束装置安装在前排乘客座椅上。 安装儿童约束装置前应锁止后排座椅靠背。 儿童约束装置安装后,前后左右晃动检查其是否固定牢固。儿童约束装置的移动不能超过25毫米。 每次使用前都要确认儿童约束装置固定牢固。 使用三点式安全带固定的儿童约束装置,确保安全带穿过儿童约束装置且无扭曲,并将锁舌插入锁扣。 |
![]() |
儿童约束装置-2
禁止在儿童约束装置下方或后方放置坐垫等物品。 如果儿童约束装置暴露在阳光直射下,车内的安全带和儿童约束装置的温度将会升高,可能会灼伤婴幼儿。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座套及环扣温度。 当您不使用儿童约束装置时,请用儿童约束装置固定点或安全带将其固定牢靠或从车中取出。 如果安全防护装置或其固定装置在事故中受到损坏或承受过载荷,请联系长安汽车授权服务网点检查或更换。 |
![]() |
儿童约束装置-3
必须使用适合儿童体型和重量的儿童约束装置。 座椅的ISOFIX固定装置只可用于ISOFIX儿童约束装置。 切勿将紧固带、非ISOFIX儿童约束装置或任何其他物品连接到ISOFIX固定装置上。 必须根据表A.1和表A.2内容选择儿童约束装置的固定位置和方式。 |
ISOFIX是在后排座椅上安装专用儿童防护装置的标准固定装置。
符合ISOFIX规范的儿童约束装置固定点已安装在后排座椅靠背上。ISOFIX标签能帮助您快速寻找到儿童约束装置固定点。
上固定点位于后排座椅靠背背部。
下固定点位于后排座椅座垫与靠背搭接处,固定在靠背上。
![]() |
ISOFIX下固定点位置
禁止在单个固定点固定一个以上的儿童约束装置,以免造成儿童严重受伤或死亡。 |
![]() |
ISOFIX下固定点位置
儿童约束装置必须完全固定在车辆座椅上,必要时可升起或拆下头枕。 儿童约束装置在上固定点使用箍带固定时,箍带必须从头枕的两根导管间穿过。 儿童约束装置安装前,应检查在ISOFIX固定点区域是否有障碍物。 ISOFIX固定点只适用于合适的儿童座椅,不适用其他物品及设备。 |
表A.1 关于不同乘坐位置对儿童约束装置的适用性信息
质量组 |
乘坐位置(或其它位置) |
||
---|---|---|---|
前排乘员 |
后排外侧 |
后排中间 |
|
0组(小于10kg) |
X |
U/L |
X |
0+组(小于13kg) |
X |
U/L |
X |
I组(9kg到18kg) |
X |
U/L |
X |
II组(15kg到25kg) |
X |
U/L |
X |
III组(22kg到36kg) |
X |
U/L |
X |
填入表中的字母含义为: U: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通用类儿童约束装置; 0UF: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前向通用类儿童约束装置; L:适用于清单上的特殊类儿童约束装置。这些约束系统可能是特殊车辆类、受限制类或半通用类; B: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一体式儿童约束装置; X:本座椅位置不适用于本质量组的儿童约束装置。 |
表A.2 不同ISOFIX位置对ISOFIX儿童约束装置的适应性信息
质量组 |
尺码类别 |
固定模块 |
车辆上ISOFIX位置 |
||
---|---|---|---|---|---|
前排乘员 |
后排外侧 |
后排中间 |
|||
便携床 |
F |
ISO/L1 |
X |
IL |
X |
G |
ISO/L2 |
X |
IL |
X |
|
(1) |
X |
X |
X |
||
0组(小于10kg) |
E |
ISO/R1 |
X |
IL |
X |
(1) |
X |
X |
X |
||
0+组(小于13kg) |
E |
ISO/R1 |
X |
IL |
X |
D |
ISO/R2 |
X |
IL |
X |
|
C |
ISO/R3 |
X |
IL |
X |
|
(1) |
X |
X |
X |
||
I组(9kg到18kg) |
D |
ISO/R2 |
X |
IL |
X |
C |
ISO/R3 |
X |
IL |
X |
|
B |
ISO/F2 |
X |
X |
X |
|
B1 |
ISO/F2X |
X |
X |
X |
|
A |
ISO/F3 |
X |
X |
X |
|
(1) |
X |
X |
X |
||
II组(15kg到25kg) |
(1) |
X |
X |
X |
|
III组(22kg到36kg) |
(1) |
X |
X |
X |
|
(1)对于不按ISO/XX 尺寸类别标识(A~G)的儿童约束装置,对其适用的质量组,车辆制造厂应说明每个乘坐位置推荐的车辆专用ISOFIX儿童约束装置。 (2)上表中的字母含义为: IUF: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前向通用类ISOFIX儿童约束装置; IL:适用于清单上的特殊类ISOFIX儿童约束装置。这些约束系统可能是特殊车辆类、受限制类或半通用类; X:ISOFIX的位置不适用于本质量组和/或本尺寸类别的ISOFIX儿童约束装置。 |
后排车门上的儿童安全锁可以单独锁止后排车门。启用后相应的后排车门将无法从车内打开,只能从车外打开后排车门。
启用:按箭头方向将后排车门上的儿童安全锁拨到锁止位置。
启用后请确认儿童安全锁正常工作。
停用:将后排车门上的儿童安全锁拨到解锁位置。
![]() |
儿童安全锁
如果车内载有儿童,应启用儿童安全锁。否则在行车时儿童可能会开启车门,从而伤及自己或他人。 |